百度好链:提供网站快速收录强大反链各大知名网站
您好,请 【登陆】【注册】
今日热门:
您现在的位置:百度 > 资讯 > 娱乐 >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揭秘

作者: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17-03-25 07:24 浏览:

对越自卫反击战 - 历史背景

中国国内: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末,中国刚刚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整个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百废待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和“全民皆兵”的形势下,为了“备战备荒”而生产的大量武器装备和弹药在中国的军火库里已睡过了保质期急需要为它们找一个去处,为下一步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军转民”创造条件。

中国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那场浩劫之后,除了国家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外,军队也遭受到的严重的破坏,纪律涣散,战斗力低下,装备落后。为了更换军队的装备,生产新的装备也必须尽快处理那些睡过保质期的武器、弹药。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消毁这些东西既危险又要有特殊场地,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说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但对于当时的中国又是非做这项工作不可。正在邓小平等一些军事首脑们苦于寻找一个理想场地和好的手段之际,越南邻居应需提供了这样的条件。

国外

越南是中国的东南友好邻邦,在毛泽东、胡志明时代两国、两党的关系定位为:“同志加兄弟”。越南国土面积32.96万平方公里,时有人口近4000万,现有人口8400多万,共54个民族,首都河内,民族以京族为主。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越南地图

国家地形南北走向,南北长1600公里,东西最窄处仅50公里,海岸线长3260公里。南、北各有一个平原:北有红河平原,南有湄公河平原,中有长山山脉相连,有一形象比喻:一根扁担挑两个箩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越南的主政者为黎笋。由于越南长达一个世纪是在战争中渡过的,到二十世纪的1976年7月才真正实现南北统一。前主席胡志明整个一生都投入到了抗法、抗日、抗美的战斗岁月中去了,到去世时越南仍南北分离未统一。

对越自卫反击战 - 历史背景

中国国内: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末,中国刚刚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整个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百废待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和“全民皆兵”的形势下,为了“备战备荒”而生产的大量武器装备和弹药在中国的军火库里已睡过了保质期急需要为它们找一个去处,为下一步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军转民”创造条件。

中国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那场浩劫之后,除了国家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外,军队也遭受到的严重的破坏,纪律涣散,战斗力低下,装备落后。为了更换军队的装备,生产新的装备也必须尽快处理那些睡过保质期的武器、弹药。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消毁这些东西既危险又要有特殊场地,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说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但对于当时的中国又是非做这项工作不可。正在邓小平等一些军事首脑们苦于寻找一个理想场地和好的手段之际,越南邻居应需提供了这样的条件。

国外

越南是中国的东南友好邻邦,在毛泽东、胡志明时代两国、两党的关系定位为:“同志加兄弟”。越南国土面积32.96万平方公里,时有人口近4000万,现有人口8400多万,共54个民族,首都河内,民族以京族为主。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越南地图

国家地形南北走向,南北长1600公里,东西最窄处仅50公里,海岸线长3260公里。南、北各有一个平原:北有红河平原,南有湄公河平原,中有长山山脉相连,有一形象比喻:一根扁担挑两个箩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越南的主政者为黎笋。由于越南长达一个世纪是在战争中渡过的,到二十世纪的1976年7月才真正实现南北统一。前主席胡志明整个一生都投入到了抗法、抗日、抗美的战斗岁月中去了,到去世时越南仍南北分离未统一。

整个国家的经济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黎笋当政时,国内工业只有几家前苏联和中国援建生产胶鞋、电池、日用纺织品的民生工厂,其它几乎为零。在越南人民的抗美岁月中,前苏联和中国人民在人员、物质上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大力支持:

前苏联在当时已是世界两大超级大国之一,工业和经济地位都远远强于中国,主要以重型机械和军用飞机、坦克、重型卡车等大型高价值物质援助为主,为抵御美军再次犯越维护前苏联在亚洲的利益,提出的附加条件是在越南建立军事基地。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黎笋

而中国本身工业落后,经济困难,援助的物质主要以日用品、粮食、轻型武器装备援助为主,价值较低。另外,中国主要以军队参与作战为主要援助方式。前苏联为了实现它的亚洲战略意图向中国提出要从中国的领空划出一条南北走向的空中走廊。

表意在支援越南,其真实意图是为建立长期驻越军事基地提供最便捷的交通要道,这一要求被中国拒绝,因此造成了中苏关系的倒退和破裂。黎笋上任后认识到越南要发展要振兴就必须内抓经济自救,外寻国际援助。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黎笋与邓小平

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为了讨好前苏联,进一步得到前苏联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设备、物质和资金支持,黎笋采取了亲近前苏联这个富朋友,疏远中国这个穷朋友的做法,并在外交上响应前苏联孤立中国的举动,出现了反华排华的苗头。

在国内经济建设方面,确立了在最穷的长山山脉地区开发建设新经济区。在当时的越南国内,华侨是所有人群中人数最多,也是最富有的人群之一,当局者的眼睛自然而然地盯上了他们的口袋,也企图利用华侨的勤劳和智慧以及海外的关系来把越南最穷的高寒山区建成所谓的“新经济区”。

由于华侨在城市有固定资产和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谁愿意去那些穷乡僻壤的地方,加之固定资产又无法随迁或变现,这一方案遭到了华侨的一致反对。这个方案还未公布,当局者就做在中央和政府任职的华侨领袖的工作,要其支持配合国家的建设。

这个方案本身就是当局者一相情愿的事,作为华侨领袖不但不能为华人谋福利,反而还要去做损害华人利益的事,这种违背人之常情的事被华领袖断然拒绝,当局者觉得脸上无光,华侨领袖不支持自己的工作,一气之下就以莫须有的罪名罢免了几位华侨领袖在中央和政府中的职务并将其关押起来反省。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越南驱逐华侨

这样就激怒了全越的华侨并引起巨大的恐慌,由于多数华侨不明事情的前因后果,携带上财物与家人一起逃离自己的家园,顿时,越南全国社会秩序一遍混乱。为了维护秩序,当局者动用军队、公安将抓到的逃跑者强行遣送到“新经济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些手握武器代表政府的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私利,没收了华侨的随身所带财物居为己有,若遇反抗将被毒打。这样的行为更加无法得到华侨的理解和支持,逼得华侨四处逃亡,有的从海上乘鱼船逃亡,内陆的就往中国方向逃亡。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邓小平

他们在逃亡的途中,有部份人在海上遭遇到台风袭击,由于鱼船抵抗台风能力差造成了大量人员死亡,也有部份遭到毒打致死伤的。总之,这一事态的发展大地超出了越南当局者的可控范围和能力,使当局者颜面扫地。

其他因素

由于以上国际、国内的综合因素促成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暴发。也因此促成邓小平二十世纪末中越战争暴发前的美国之行。这次出访从军事上讲有两个目的:一是寻求美国的军用卫星提供情报信息支持,防止我对越行动时前苏联会有相应的配合行动支持越南;二是为中国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军事行动提供战役协同支持。邓小平的这次出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为对越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越自卫反击战 - 中国战前准备

1978年12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作战命令,称“无论战果如何,我军攻克高平和谅山后不得恋战,即行撤回”。同时,与苏联、蒙古接壤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均进入临战状态,这四大军区的乙种步兵师补充人员装备扩编为战时甲种师,各野战军离开营区进入野战地域。这也反应出当时中国认为主要的威胁在北方,因此在越南战场上投入的仅是次要兵力。

广州军区于1979年1月8日上午完成战术准备:4个野战军、3个地面炮兵师和高射炮兵师、铁道兵3个团、1个通信团、1个防化团、航空兵13个团另6个大队全部进入待命地点。(另空军高炮和地空导弹部队也同时完成战术部署;海军南海舰队在川岛以西各港口集结各型舰艇一百二十余艘和作战飞机一百七十余架。)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昆明军区临阵易帅,杨得志司令员1979年1月7日中午抵昆明上任,8至10日军区扩大会议研究作战部署预案。12日总参、军区、军、师各级领导赴边境调研。同时参战的11军、第13军、第14军和云南省军区边防部队,以公铁输送紧急开进,至1月10日凌晨完成战役展开,2月9日深夜完成了作战准备。

2月15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过期失效,2月17日,中国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越南北部与越军展开了战争。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评论文章,正式宣告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 - 战争经过

1979年2月17日晨, 集结在中越边境上的中国军队,以9个军的兵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南6个省11个县发起进攻,空军部份战机起飞,沿边境我方一侧巡逻,海军部份战舰进入北部湾保卫石油平台。

东线

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东线当面为越军第一军区,部署有陆军11个师另9个旅/团。成两线配置。第一线为高平、谅山、广宁省广大地区,部署6个师另6个团。其中,325B师位于先安地区,338师位于亭立县太平地区,3师和473师位于谅山地区,304师位于北山地区,346师位于高平地区,广宁省43团位于芒街地区,244团位于河浍县地区,576团位于茶灵地区,49团位于保乐地区,另外在边境各县各有一个独立营。

第二线为河北省和北太省地区,部署5个师另3个旅/团。其中312师位于太原地区,431师位于慈山地区,327师位于东潮地区,329师位于鸿基地区,242海岛守备师位于锦普地区。河北省196团位于谅江地区,38旅位于东幕地区,98团位于陆岸地区。

此外,越军中越边境一线有27个公安屯,我钦州地区防城当面6个,南宁方向13个,百色当面8个。公安屯小的几十人,大的百余人,下辖1-4个机动班及侦察组,群众工作组,后勤组等。越战略预备队第一军,第二军在河内地区。东线战斗第一步战斗重点为高平地区的越346师和位于谅山,同登的3师。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346师又称“高北师”,师部驻高平南俊,下辖步兵246团,677团,851团,炮兵188团。其中246团是师主力,又称“新潮团”,抗法战争时期组建,当时是越军总参直属主力团,曾担任越共中央警卫任务,参加过边界战役和9号公路战役,擅长运动袭击和防御作战。

越3师又称“金星师”,师部驻谅山及以南,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该师原驻南方,76年6月调至陆难陆岸地区,隶属第一军区,战前调至该地,该师及141团曾获越南”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12团是该师主力,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各级干部训练有素,实战经验丰富。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中国东线兵团编为北集团、南集团、东集团和机动集团共4个集团,于1979年2月17日分14路进入越南境内,3小时后,北集团突破莫隆,歼敌独立营,向通农前进,助攻部队正在茶灵方向与敌激战,呈胶着状态,一线尖刀部队陷入苦战。

南集团突破布局关,歼敌独立营,43军坦克团3小时(11时)进至东溪,14时48分42军126师378团杀到,18时376团也与坦克团汇合,巩固了东溪防御,43军坦克团脱离步兵掩护,单独防御东溪3小时,显示我军步坦协同问题较大,如果不是越军处于被突破初期的混乱中,该团处境堪忧。水口方向已夺占大桥,并架好骡马桥。东集团突破同登。

当中国主力穿插部队通过那冈河逼近东溪时,越军17日下午扒开东溪以东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这是南集团、军区前指没有料到的(这反映我军对越情况了解不够,事实上,部队是一边向前进攻,一边侦察敌情)。

军区急调工兵2团三个连,两个民兵营和700民工紧急抢修。另决定部队改由水口大桥通过,经过复和县城,上靠松山,进入四号公路,追赶徒步进攻的步兵部队。但事实上水口作战部队并未打下复和县城,穿插路线上的要点还控制在越军手中,原担任该地区作战的部队无法继续攻击上述地区和要点,一部份部队被越军击退。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军区前指果断命令19日到达龙州的机动部队在水口、复和地区加入战斗。我机动兵团体力充沛,战斗作风顽强,乘汽车成两路纵队边打边进,立即攻打平江架桥地区周围要点。舟桥84团1个营冒着敌人炮火顽强作业,先后付出20余人的代价后架起了浮桥。

此时被堵在班翁水障的部队迅速沿水口、复和、靠松山、四号公路向高平城开进,然而临时改变进攻路线,曲折迂回,一路白白浪费一昼夜时间。老街是黄连山省省会,位于红河、南溪河交汇处,既有通往河内的铁路,又有公路和红河水运交通之便,是越西北的重要门户。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越军在老街、小曹、475高地地域内组织防御,企图已红河为屏障,依托高地,凭险据守,阻止我军前进。越军在老街外围构筑了大量堑壕、永备性掩蔽部和土木质发射点,并对我主要目标和前进道路做好了射击准备。

我14军根据军区赋予的作战任务,令40师集中主要兵力兵器,首先歼灭老街之敌。40师令118团首先以一部兵力偷渡南溪河,歼灭小曹地区之敌,尔后转用兵力,采取分割包围,侧翼突破,侧后攻击的办法,歼灭老街地区之敌。

17日0时50分,2营4连顺利渡过南溪河,向457高地穿插。2时50分,1营向小曹以北地区之敌发起攻击,战斗十分激烈。7时,友邻120团7连攻占了3号高地。1连依托既得阵地,连续打退敌人6次反扑,继续向敌人发起12次冲击,于13时40分攻占了1号、2号高地 。

2连于15时38分攻占了5号高地,尔后协同120团7连攻占218高地。4连于12时15分插到阿曼;5连于9时48分插到36号高地东侧,与敌人形成对峙;6连先敌6米抢占了20号高地,打退敌人11次反扑。12时40分,二梯队(120团 3营)在五条半方向加入战斗,向22、23、24号高地发起攻击。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经过一昼夜激战,突破小曹地区敌人防御,为攻克老街创造了有利条件。18日13时40分,3营7连进到10号高地西北侧山脊,遭敌火力压制。该连组织兵力实施多路突击,经过两小时激战,攻占了该高地,连续打退敌人13次反扑,巩固了阵地。

19时17分120团2连攻占了37号高地。19日0时25分,军区坦克团2连搭乘120团4连1排,沿7号公路向老街发起攻击,未奏效。11时20分,118团1营加入战斗,向9号高地方向发起攻击。在我强大炮火支援下,迅速攻占了9号、8号、7号高地。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120团1连攻占了10号、11号高地。此时,118团2连、3连从两侧向6号高地发起攻击,夺占后直插131高地,控制要点,阻止敌人南逃。11时30分,坦克2连从5号、6号高地之间加入战斗,向老街、铺梅发起攻击。

12时9分,5辆坦克进入老街市区,3辆坦克进到铺梅车站,摧毁了敌人7个火力点和2辆汽车。步兵随即进入老街市区搜剿残敌。12时19分,战斗胜利结束。整个战斗,历时60小时45分钟,毙敌433名,俘敌4名。

对越自卫反击战封土位于中国金平县当面,驻有越军莱州省队741团。该团3个营分别部署在布多、马鹿塘、巴南棍、麻栗坡、班绕散等地。此外,巴南棍驻有公安第33屯;巴山山口驻有139团一个营。

敌人依托界河的制高点,设置了3至5公里的防御纵深,在纵深内的主要制高点上,又设置了第二道防御阵地,以便层层防守。我11军奉军区命令,率31师及32师94团,并指挥35506部队和边防某团八个连队,首先歼灭巴南棍、麻栗坡、布多地区之敌,尔后以一部兵力攻占巴丹,前出至南臊,主力攻占封土,牵制敌316A师。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2月17日,该部按军区的统一部署,全线发起攻击。当日20时,攻占了西罗楼、金鸡塘、天汛、麻栗坡、巴南棍、马鹿塘、刘发烟、1928高地及布多。18日至20日,以大部兵力搜剿残敌,前出到白马河、大坪、巴保、布巴保地区。

91团一个加强营攻歼了木桑地区之敌,为发展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两天准备,31师在35504部队协同下,于23日向巴沙山口发起进攻,至19时40分,全部攻占巴沙山口和巴东以北、以西的三个高地,就地清剿残敌。从27日起,主力沿公路两侧逐步向封土逼进,先后攻占了11个制高点,并于3月3日19时10分,攻占了封土县城。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3月4日,以一部兵力前出至冯登、王宝地区。回撤时,91团和35503部队1营,分别由巴沙山口和达棱地区出发,向班绕散之敌发起攻击。战斗在3月5日18时10分打响,至8日凌晨,全部歼灭该地区之敌。整个战斗,共毙敌710名,俘敌35名,缴获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一批。

老山师指挥所敌防御纵深体系被我军摧毁后,下令死守柑塘地区。敌345师仓皇调整部署,将其在红河地区的一个营西调,伙同121团在谷萨、典那、容菏、真尉地区构筑工事,阻止我军南进。同时,敌316A师主力东援,妄图侧击我军,攻占谷柳和老街,以解柑塘之危。

2月21日,军区传达了军委首长关于在柑塘地区打一个大仗打一个恶仗的指示,并下达了歼灭柑塘之敌的命令。当晚,13军召开紧急作战会议,进行具体部署,决定以39师担任阻援任务,攻占代乃地区,控制要点,组织防御,抗击316A师东援,保证我主力侧翼的安全;以37师从左翼、38师从右翼进行钳形突击,分割围歼柑塘地区之敌。

22日下午,116湍营向代乃地区之敌发起攻击,激战五小时,攻占了代乃及其周围的高地。敌316A师十分惊慌,令其148团进行疯狂反扑。我116□连和117团2、4、9连依托有利地形,顽强抗击。从22日到24日,连续打退敌人30次冲锋,歼敌900余人,敌人始终未能前进一步。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代乃阻击战的成功,分割了316A师与345师,保障了我主力侧翼的安全,为歼灭柑塘之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进攻柑塘的战斗从2月23日7时打响。我军集中强大炮火急袭25分钟,给敌人以重大杀伤。随后,我步兵发起猛烈攻击,仅一小时就突破敌人防御,连战连捷,当日挺进纵深7公里。

经过一天激战,容菏、真蔚以北各要点大部被我军攻占,打开了柑塘北边的门户。24日,我37师、38师以钳形突击,追歼向柑塘方向溃逃之敌。109团沿郎箭、春增、郎顿边打边插,直插外波河吊桥。111团2营于19时四十分,对郎仁之敌达成合围。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110团围歼郎顿之敌后,于11时占领了郎顿地区。112团、113团攻占312、563高地后,继续向南急进。113团于18时55分插直郎娃东南无名高地,协同37师对柑塘之敌达成合围。114团营直插团结、嘉符,主力围歼柑塘磷矿之敌。

25日12时,13军主力胜利完成了攻克越西北重镇柑塘市的任务。除敌345师师长率残部逃过外波河外,全师大部被歼,共歼敌2600余人。这一仗,彻底粉碎了敌人死守柑塘,妄图夹击我军的企图,迎头痛击了316A师的嚣张气焰。

越军遭中国沉重打击后,345师118团、124团,黄连山省246团,永富省149团等,在龙徽、丰年、□甘、得南、班甘、东家、郎勒、郭参、郎忠、珊嘎、铺楼等地组织梯次纵深防御,妄图扼守7号公路和红河左岸要点,阻止我军前进。

为了粉碎敌人的企图,我14军决心以40师一部兵力进攻郎忠直插郎洋,主力向楠宗、班罗方向突击,切断敌人退路;42师先夺取□甘、575高地、班甘、半琴山等地,然后,向郭参、铺楼方向发展进攻;41师为预备队。2月21日,40、42师分别发起攻击。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42师于23日19时攻占了□甘、班甘、575高地。108团在歼灭南征南侧之敌后,主力插向班罗,于23日时切断了7号公路。120团于23日前相继攻歼了龙徽、郎忠、428高地之敌。为加快进攻速度,经军区批准,41师于23日在东家地区加入战斗,沿7号公路直插郭参,42师于郎多直插铺楼,控制红河渡口,切断敌人逃路,尔后向北卷击,协同41师歼灭红河左岸之敌。

24日6时,各部队向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120团于25日22时攻占了郎多,3月1日2时攻占了珊嘎东北侧无名高地,协同119团连夜冒雨直插铺楼。3月2日12时,119团进至铺楼西北侧山梁,经过6小时激战,攻占了铺楼,控制了红河渡口。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120团由铺楼回师北上,于3月5日攻占了巴米、郎连等地,121团向栋光穿插,切断敌人退路。122团、123团沿7号公路两侧发展进攻,于3月1日17时50分攻占了郎勒、为麻地区。11军32师配合123团在为麻以东公路两侧加入战斗,先后攻占了郭参、春斗和楠卡南侧无名高地。整个战斗历时12天,共歼敌2224名。

对越自卫反击战沙巴是越北重镇,是通往安沛的门户。这里自然洞穴和悬崖峭壁较多,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交通不便,机动困难。敌316A师在代乃遭我沉重打击后,东援无望,在沙巴地区犹豫徘徊。军区决定调50军149师、11军32师95团归13军首长统一指挥,歼灭316A师东援之敌。

事实上何止许世友打红了眼,东线饱经磨难、血染征衣的各参战部队早就已经是地煞星附体,怒火三万丈了,命令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了。越军自河内增援最精锐之第308师向谅山展开逆袭,并使用化学武器。3月4日,308师被我军击退,我军攻克谅山。谅山以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自古越南叛乱,若中国大军破谅山,越南王即自缚请降。

对越自卫反击战红河是云南中越边境的界河,宽160至200米,水深3至5米,不能徒涉。红河右岸,耸立着230、248、318、489、新官等高地,敌人重兵设防,控制要点,封锁河面。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2月16日21时,西线我13军利用夜暗,秘密迅速地运动到河边,用冲锋舟、橡皮舟在七个渡口偷渡红河,至17日7时,成功地渡过了4个步兵团,3个加强步兵营和1个边防连,占领了滩头阵地,控制了要点,掩护后续部队架设浮桥。

17日4时,各舟桥部队开始架桥时,敌人始发现我军的行动企图,匆忙组织抵抗,但为时已晚。此时,我穿插部队正迅速向龙金地区前进,各部的先头部队开始了围歼敌人防御前沿支撑点的战斗。111团2营以突然勇猛的战斗动作向230高地发起攻击,于7时30分攻占了该高地,全歼敌人1个营部和1个加强步兵连。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该部1营夜袭248高地,经过2小时激烈战斗,歼敌1个连和部分民兵。7时,我军炮击谷柳,敌一片慌乱,8时,3个舟桥渡口开设完毕。10时,13军主力全部渡过红河,投入战斗。109团连续攻占了深店、152、171高地,歼敌一百二十八名;110团连续攻占了果沙、221、218高地,歼敌95名。

115团连续攻占波光、251、305高地,歼敌90余名。113团和112团1营并7连,利用夜暗秘密接敌,采取断后路,包围住,先围而后歼的战法,围歼坝洒地区之敌。经过31小时战斗,攻占了坝洒地区,毙敌496名,俘敌44名。

边防13团于18日入夜前,相继歼灭了东桑、楠密、谍兰、新官之敌,歼敌200余名。这样,从河口至博河的长达48公里的地段上,我军全线突破,一举歼敌千余人,并向纵深挺进。敌军妄图利用红河天堑阻止我军胜利的计划,全部彻底失败了。

原标题:对越自卫反击战 不能不说的真相

 

对越自卫反击战

类似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