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NASDAQ:LIZI)于5月22日交出上市后的第一份答卷,结果并不理想。 截至2020年3月31日,荔枝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7亿元。虽然超过了公司的业绩指导区间上线,并同比" target="_blank">同比增长41.52%,但是同比和环比增速均下降。 在疫情影响下,在线视频、音频、音乐等行业均获得了爆发式增长的机会。而荔枝营业收入环比只有1.37%的增长率,不仅在头部公司中增长率低,即便放眼整个在线娱乐产业界,这样低的环比增速都让人失望。 营业收入增速下降、营业支出和运营费用却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荔枝一季度净利润为-4823万元,比2019年一季度扩大了3倍多。 财报发布当天,荔枝盘中下跌8.42%。不过,这样看似很大的跌幅,放在荔枝的历史K线图中并不显眼,因为自上市以来,荔枝4个多月已经跌去发行价的近63%。 故事好听,业绩难看 2017年开始,以腾讯音乐为首的在线音乐行业吹响了版权之战的号角。在线音乐版权费用水涨船高,快速侵蚀各平台的利润。 很快,战火看似就要蔓延至在线音频平台。 2018年1月,荔枝FM进行了一次至关重要的品牌升级。除将名字改为“荔枝”外,更重要的是其业务重心将与喜马拉雅、蜻蜓FM等对手争夺版权和PGC(专业生产内容)相区别,确立了以UGC(用户生产内容)为核心的音频社区定位。 对于这次转型,荔枝CEO赖奕龙称,荔枝想做的已经不仅仅是网络电台,荔枝未来将要专注语音陪伴,给用户提供更广泛、更全面的语音互动。 在战略转型后,荔枝除了升级底层技术外,为了吸引主播、指导爱好者“用声音记录和分享生活”,并帮助主播实现内容变现,先后推出了“回声计划”、播客学院、艺人造星计划和金牌主播计划等,并举办了音频直播大赛和“年度声典”等活动。 找对了“海量主播+优质内容”方向的荔枝很快吸引了一批优质主播和忠实听众。UGC更加灵活、更有人性化的特点,使荔枝更贴近用户的情感需求,形成了一个用户粘性较高的UGC音频社区。 正是趁着转型之后短暂的蓝海期和吸引普通的发展蓝图,荔枝得以作为“在线音频第一股”,今年1月赴美上市。 但是,市场只相信数据,不相信故事。 尤其是业绩没有高速增长,亏损却逐渐扩大的成长型企业的故事。 荔枝创始人兼CEO赖奕龙在业绩报告电话会议中表示:“第一季度,我们音频娱乐业务收入增长强劲。与此同时,我们在新的商业变现计划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例如粉丝会员计划、付费内容、广告和游戏等。” 的确,荔枝的播客、广告及其他业务版块收入实现了高达172%的增长,但是仍然只贡献了380万元的收入,占营收总额比例仅1%左右。音频娱乐业仍占营收总额的近99%。 看来,荔枝在其他领域的探索目前还没有成效。 特殊时期,业务模式单一、收入来源少的企业,更容易受到冲击。市场对荔枝的消极态度实属正常。 荔枝在财报中重点强调的MAU(月均活跃用户)和月均付费用户的高速增长,在放眼整个在线娱乐市场后,也不能作为其优势。 同样以UGC为核心,bilibili今年一季度的MAU增长率70%,已经达到1.2亿,且付费率超过7%。而目前,荔枝的用户付费率仍然不足1%。 想要在较低的付费率、主要靠用户打赏获得收入的前提下实现净利润,只有提高用户数量一条路。然而,荔枝MAU只有千万级别,且去年四季度MAU的同比增速为34%,而在今年一季度依然是34%。其中一季度月均付费用户同比增长了60%,去年第四季度这一数据则是71%。 艾媒咨询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中总结了中国在线音频公司最新的估值,荔枝虽然估值位列第二,但最近获得融资的金额已位列最后。 荔枝“动人”的故事既不能说服用户付费,又不足以吸引资本,前途堪忧。 竞争压力凸显 荔枝作为中国在线音频的头部企业之一,其生存和发展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困境。 |
荔枝 苦 付费音频 更苦
作者: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7-06 13:03 浏览:
次
